遵義市播州區現代交通學?!败壍辣睂I技能比賽
2020-07-16 來自: 貴州航鐵海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:116
為了豐富學生的精彩課外生活,加強個人修養,培養個人氣質,增強學生的個人自信感,以及為將來就業打造一個內外兼修的形象,在遵義現代交通學校侯成校長的指示下,教務處精心策劃,學生科、后勤處大力支持,各位班主任及禮儀指導老師的辛勤指導下,各位同學的刻苦訓練下,終于,遵義現代交通學?!败壍辣睂I技能比賽于2020年7月15日正式拉開帷幕!
本次比賽旨在為軌道學子搭建展示自我風采的平臺,希望經過禮儀的熏陶,經過比賽的洗禮,變得更加自信亮麗。不僅在校園內,更在象牙塔之外的世界發揮當今大學生更大的影響力。
參加本次比賽的領導有:
華山教育集團副總裁 西南學區總裁 郭長劍
華山教育集團西南學區總裁助理 李元恩
遵義交通學校黨支部書記 李滿朝
遵義市現代交通學校常務副校長 陶偉
遵義現代交通學校副校長 王維琴
遵義現代交通學校副校長 郭秦喜
計分組成員(右起):胡夢迪 范芳菲
評委組成員(右起):張森云 唐婭 邢慶紅 謝璐瑤 董冉華 謝蕾
本次比賽主持人 馬俊豪 徐蓮
謝蕾老師致開幕詞
常務校長 陶偉 宣讀本次比賽評分標準,并宣布本次比賽正式開始!
評委組代表 唐婭 老師表態發言
參賽學生代表 冉茂云 同學發言
隨著幼師班同學富有青春而又活力的開場舞《跳跳糖》本次禮儀展示正式拉開帷幕。
一個人縱使再富有,沒有禮儀就注定精神的貧窮,一個國家縱使再強悍,沒有禮儀就難以獲得長期平穩的發展。
1904班《風采學子》
禮儀是社會高飛的翅膀,是溝通的橋梁,是民族孕育的希望,是璀璨明珠的輝煌。
1906班《禮儀風尚》
舞動的身影,跳動的色彩,邀你共舞禮儀,品味不一樣的禮儀文化。
1902《禮貫中西》
禮儀是教養的直接體現,是內在修養外在表現的重要因素,是形式美的標準答案,是人與人之間相互溝通的重要技巧。
1910《儀走姿坐》
國尚禮則國昌,家尚禮則家大,身尚禮則身修,心尚禮則心泰。
1901《東方尚美》
禮傳千載,春滿杏壇.讓我們攜起手來,當文明的使者,做學生的表率,用自信的微笑、端莊的舉止、文雅的談吐和高尚的人格,展示乘務員的良好形象!
1909《禮儀展示》
禮儀是文明道德修養程度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,是中華傳統美德寶典中的一顆璀璨明珠,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精髓。身居禮儀之邦,應為禮儀之民。知書達禮,代人以禮,應當是當代學生的一個基本素養。
2001《青春涌動》
望千帆過盡,傳承華夏風貌。待軌道八班,盡顯華山精神。
1908班《禮之魅,儀之俏》
擁有著五千年傳統文化的中華兒女,有些禮儀已經融入到了骨血之中。
1905班《禮儀之邦》
禮儀是歌,一首煥發向上的歌;禮儀是詩,一首沒有結尾的詩;禮儀是泉,一股清澈透亮的泉。那么,就讓我們在表演中來感受禮儀的美。
軌道七班《高鐵之星》
孔子曾說過不學禮,無以立。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。作為青年學生,更應該以較高的文明素養、周到的禮儀規范待人處事,這是我們學習、生活的根基,使我們立足社會的臂膀。
《禮儀社表演》
有禮走遍天下,禮多人不怪。在這次技能大賽活動中,同學們非?;钴S,不僅熟悉禮儀內容,而且還能跟自己的實際結合起來了。在禮儀社同學精彩表演下,本次比賽展示環節正式結束。
遵義市播州區現代交通學校副校長王維琴告訴孩子們:“精力在哪里,收獲就在哪里。平時我們認真上好每一堂課、認真完成每一次訓練、認真對待每一次活動,做好每天應該做的小事,積攢能力,自然就能等到機會,展現個人風采”
遵義市播州區現代交通學校黨支部書記李滿朝宣讀表彰決定:
一等獎:1908班
二等獎:1905班 1907班
三等獎:1910班 1901班 1902班
華山教育集團副總裁西南學區總裁郭長劍講話他表示:禮儀是一個人內在素質和外在形象的具體體現;在本次禮儀大賽中,參賽選手們在向觀眾們詮釋禮儀內涵的同時,也對禮儀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,從舉止到思想進行了一次深刻的洗禮。與此同時,廣大師生也借此機會加深了對禮儀文化的了解和學習,這將對他們今后的人生產生巨大的影響,而這正是舉辦此次活動的目的所在。
遵義現代交通學校副校長郭秦喜宣布本次活動圓滿結束。他說:本次活動圓滿成功,離不開學校領導的重視,各部門的配合以及各位班主任、任課老師的辛苦付出。本次比賽有些參賽班級表現優異獲獎了,希望他們能夠戒驕戒躁、再創佳績。有些沒有獲獎的不是不只是獎項有限,我們的各位選手都非常出色,能登上舞臺的都是好樣的,都是成功的,希望我們全體同學今后繼續努力提高專業技能,為以后就業打下良好的基礎!”
同學們,本次大賽已經落幕,但攀登技能高峰永無止境。希望全體參賽選手以本次大賽為新的起點,立足本職、刻苦鉆研,不斷提高技能水平,并通過你們的言傳身教,幫助和帶領更多的同學增強職業技術素質,努力成為符合時代發展要求、掌握高超技能的新時期技能人才,為加快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、推動科學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,創造更加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。